做媽媽了就得凡事都有媽媽的范兒,再也不能像小姑娘那樣沖動,喜怒無常,要知道,媽媽的生活習慣和性情也會直接影響我們寶寶的成長的,首先好媽媽要學會修煉延遲滿足。
從購物修煉延遲滿足:購物是女人的天性,但很多東西卻只憑著一時沖動而購買。媽媽們不妨利用理智購物來訓練延遲滿足的能力。比如,看上了一款喜歡的包,以前會馬上掏錢買下來?,F(xiàn)在試著讓自己離開包包,在商場轉幾圈,或者干脆回家,冷靜兩天,如果你還是覺得喜歡再去掏腰包。當這一品質遷移到教育孩子上時,你就是一個會延遲滿足的媽媽了。
吃東西培養(yǎng)延遲滿足:錢鐘書先生在《圍城》中有這樣一段關于吃葡萄的文字,“有一堆葡萄,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,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,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;悲觀主義者則相反,越吃葡萄越壞,吃到絕望為止。”其實,不僅僅是吃葡萄,許多食物只要稍稍調整順序,就能得到更多的快樂和獎賞。比如你喜歡吃蛋糕上的巧克力,那么就試著先吃掉蛋糕。漸漸地,你將明白一個道理,將欲望推后一些,你的感受會更好。
環(huán)境隔離:女性容易受當前情境的影響,近而會急于表達自己的情緒。急切爆發(fā)的青緒比較猛烈,也有可能給幼小的孩子留下心理陰影。因此,媽媽們有必要學會推遲爆發(fā)強烈的情緒。環(huán)境隔離法是個不錯的選擇,當你感覺怒氣沖天想向孩子和家人發(fā)火時,先在心中對自己喊“?!?,然后迅速離開當下的環(huán)境,找一個地方讓自己冷靜一下。有時候,哪怕只是去一下洗手間,情緒也能得到緩解。當你的理智漸漸恢復再去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時,所得到的結果將大大不同。
放慢節(jié)奏:放慢生活節(jié)奏,會為自己的延遲滿足加分。比如,吃飯時,不再狼吞虎咽,而是細嚼慢咽,說話時,不再提高嗓門,而是用緩和的語氣表達想法;走路也不一定健步如飛,而是四平八穩(wěn)。除此之外,每個月給自己一次接近自然的機會,用心感受陽光、清風,觀察一草一木……美麗的大自然會將心中的浮躁、急切全部拂去;每天不再急匆匆地起床,而是在床上做一個舒緩的儀式,比如,松松緊繃的肌肉和肩膀,慢慢地轉轉頭、轉轉頸,深深地吸一口氣再起身,這個舒緩的儀式,會提醒你在一天里學會“慢”。當你的生活節(jié)奏能從心里慢下來時,對于冒出心頭的愿望、沖動,你也就漸漸學會放一放了。
轉移注意力:在典型的“棉花糖”實驗中,實驗者給作為被試的孩子們發(fā)了一粒糖,并告訴孩子們,如果馬上吃掉,只能得這一粒,如果等五分鐘吃掉,可以得到更多。之后發(fā)現(xiàn),能忍住不吃的孩子,會通過假睡、玩玩具等方式來轉移自己對糖的關注,結果他們得到了更多的糖;而那些盯著糖看的孩子,則是迫不及待地將糖放到了嘴中。隨后跟蹤調查,那些能推遲吃糖的孩子較之那些急切吃糖的孩子,更容易獲得成功。這也很好地證明了轉移注意力對實現(xiàn)延遲滿足的重要性。媽媽們不妨學習一下,當你被某個愿望折磨得心里難受時,不妨先去做點感興趣的事情,內心的折磨感將大大降低,你也將更有可能作出正確的選擇。